5月2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必由之路”主题馆举办VR赋能思政课观摩教学活动。此次示范课由思政课教师史蓉主讲,教学主题为《永利皇宫官网》。学校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共同观摩评价了本次公开课。

史蓉先带领学生参观“必由之路”主题馆,结合“四史”展陈所呈现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生动诠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历史实践。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在史老师饱含深情的讲解中,使得在场师生仿佛置身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在行走中沉浸式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四史”展陈的最后篇章紧连明德讲堂,师生一走进明德讲堂,也从刚才跨越历史的思绪转换到课堂沉静的思考。史老师娴熟地带动同学们运用VR设备和教学资源展开理论教学,进一步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自觉实践。本次示范课教学,通过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同时结合丰富案例、小组汇报和师生互动,在流畅明快的多元场景变换和情境设置中,实现了从“书本知识”到“情感共鸣”的转变,卓有成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感知和理解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人民至上的深远意义,激励学生自觉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致力于思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自2022年10月“必由之路”主题馆建成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主题馆的教学场地和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集中管理、合理利用,并安排教学秘书做好相关教辅工作,使得所有思政课教师都能够在学期教学过程中,顺畅、有序地依托“必由之路”主题馆,运用场馆“四史”展陈、裸眼3D云展馆、VR设备资源等教学场地和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通过红色场馆和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打造了行走式思政课、沉浸式思政课、体验式思政课等特色思政课堂,形成了思政课教学新形态。特色思政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学与思的结合中、知与行的交互中,理解和把握科学理论,实现价值认同,增强了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这一教学范式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喜爱。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措并举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包括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来访我校期间,与我校学生共上一堂思政课,以课为媒,促进两地学生交流互助、共同进步;多次邀请省委党校教授等校外相关理论专家、杭州工匠等为我校学生上专题思政课,借助社会优质师资,打造特色思政课堂;签约共建多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汇聚育人合力,拓展育人平台。

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精神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用实际举措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开拓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